【活動報導】5/15南投縣教師正念課程側寫


2025年5月15日,USR計畫與南投縣教專中心,邀請邀請暨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姜義勝老師擔任講座,於漳興國小舉辦「正念抒壓體驗工作坊」,邀請縣內教師參與體驗課程,此次共有7位教師參與,透過正念覺察、正念步行、正念用餐、身體掃瞄和正念伸展等,體驗一系列正念學習活動。




課程從一早報到填寫「心情氣象預報員」的覺察體驗開始,接著從每個人每天的喝水和吃東西當中,體驗自己不知不覺的「自動導航模式」(慣性)。我們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當中,常常無法專注於當下好好做一件事,而是習慣於同時多工處理,或被迫同時間回應諸多問題,不但工作品質不佳,最後便衍生為壓力和情緒的來源。




姜義勝老師接著帶領學員們做正念伸展,透過覺察讓常常游離在外的心回到家,體驗身心同在的感受。中午用餐也是正念的練習,老師們在忙碌的教學和行政工作中,很少慢下來好好吃一餐,透過「正念進食」體驗食物的味道,不要再為了工作囫圇吞棗的吃飯,真正感受活在當下。




我們經常身體在做一件事,而心在做另一件,下午的課程是練習正念步行和身體掃瞄,透過專注的走路和掃描身體,讓身心同在,最後則是練習三分鐘靜坐,透過將呼吸當成「定錨」依靠,遇到情境時適時先回到呼吸,不再自動化慣性的反應,而是有選擇的回應。這些活動的核心,重點就是練習讓心歇下來回到家,時時人在這裡,心也同時在這裡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活在當下,清楚的看到當下處境,讓未來面臨壓力或困境時,可以做出最好的選擇和回應。

暨大教院USR計畫放送頭

暨南大學教育學院USR計畫長期關注偏鄉教育議題,於教育部第四期(114-116年)USR計畫獲肯定,補助執行「水沙連創新教育行動聯盟:從韌性到永續,既國際也在地」計畫,以永續和韌性為核心理念,與教育學院教政系、國比系、諮人系和院學士班合作,建構偏鄉教育韌性、科技學習韌性、國際文化韌性、心理健康韌性等四大構面,整合師資培育、學生學習和社區參與等三大目標,投入埔里鎮、魚池鄉、仁愛鄉、信義鄉的在地教育實踐工作,期盼創造水沙連區域創新教育行動的契機。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

聯絡表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