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活動報導】113-1學期APCS培訓工作坊回顧



作者:王昱程 / 國立暨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學生

APCS的全名為Advanced Placement Computer Science,台灣大多譯作「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」。APCS的檢測模式乃參考美國大學先修課程(Advanced Placement),題目內容是由各大學合作設計而成。目前台灣有許多資訊相關科系將APCS檢驗成績列為個人申請入學門檻,也有部份科系讓APCS表現優異者優先錄取。

為了弭平鄉村與都市的科技學習資源落差,並強化學生面對科技學習的韌性。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USR團隊與本校資工系林宣華副教授團隊合作,自113年暑假以來,一路陪伴大家從零開始學習程式,透過社區家長座談會、暑期實體課程,以及學期間的線上和實體混合課程,讓許多同學在短短兩個月內就於10月20日首次參加了APCS檢定測驗。程式設計是未來不可或缺的技能,我們希望透過課程,帶領大家進入這奇幻的程式世界!



我們也致力於營造一個讓大家能夠主動學習的氛圍,幫助每位同學掌握程式學習的要領。學習程式的過程中,遇到挫折是難免的,但在講師的細心陪伴下,大家都能一步步找到解題的方法,克服每一個挑戰,這正是我們想建立的理想學習環境。

為了幫助大家迎接明年一月的檢定測驗,我們進一步調整課程模式,採取隔週上課、每次兩小時的「線上與實體混合」教學方式,讓外縣市的同學也可以線上參與學習,埔里地區的同學可以面對面得到最好的教學。

本次基礎班將教授更易上手的Python,讓覺得C語言較難的同學也能輕鬆投入學習。歡迎有興趣的同學把握這次機會,點擊以下連結報名,一起在程式的世界中攜手成長!

暨大教院USR計畫放送頭

暨南大學教育學院USR計畫長期關注偏鄉教育議題,於教育部第四期(114-116年)USR計畫獲肯定,補助執行「水沙連創新教育行動聯盟:從韌性到永續,既國際也在地」計畫,以永續和韌性為核心理念,與教育學院教政系、國比系、諮人系和院學士班合作,建構偏鄉教育韌性、科技學習韌性、國際文化韌性、心理健康韌性等四大構面,整合師資培育、學生學習和社區參與等三大目標,投入埔里鎮、魚池鄉、仁愛鄉、信義鄉的在地教育實踐工作,期盼創造水沙連區域創新教育行動的契機。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

聯絡表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