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活動報導】2/4 暨南大學教育學院USR計畫攜手南投縣政府強化教師韌性,以正念支持社會情緒學習

 



進入第四期USR計畫,如何讓南投縣的教師們獲得支持,成為暨南大學教育學院重要的行動課題之一。這裡所謂的「支持」是多重面向的,過去我們投入行動資源與人力,協助南投縣夥伴學校進行教師的教學增能培力,然而在教師心理部份的減壓和奧援,一直是較缺乏且無力著手的。然而這些非物質的平靜力量,為教師帶來的幫助,有時往往成為教育工作減壓的關鍵之一,尤其對於代理教師而言,更能消除部份不安全感。

是以,如何從教師增能、社會情緒學習和政策支持三大面向,支持南投縣正式和代理教師,成為本期USR計畫投入的重大課題之一。為此我們也導入了正念學習的資源,同時強化與教專中心的合作,期待能夠在社會情緒學習面,提供身心安頓的契機。





我們期待透過正念帶來的正向效益如下:
  • 以正念引導教師提升自我察覺及專注能力。
  • 提昇教師的情緒覺察能力,協助教師發展從內而生的安適感。
  • 提供正向行為支持策略,協助教師排解自身情緒壓力,提升班級經營知能。
  • 協助教師自我身心照顧,深化正念基礎理念,運用實作與討論發展適合的教育現場正念方案,以舒緩壓力,強化教學韌性。




2025年2月4日,USR計畫與教專中心針對縣內主任和教師在漳興國小開辦了體驗課程,邀請暨南大學姜義勝老師擔任講座,透過正念認知生活、正念覺察、正念步行、正念用餐、身體掃瞄、正念伸展、靜心瓶等一系列學習活動,帶領十五位教師體驗。

這些活動的核心課題,其實圍繞在一個理念上:我們是不是活在當下?

當我們喝水、吃東西、行走的時候,究竟是專注的做這一件事,或是習於多工的同時處理?長久以來的工作慣性,使教育現場的工作者必須同時處理多種工作,那使得我們被迫同時間回應諸多問題,最後便衍生為壓力和情緒的來源。



姜義勝老師從伸展開始,一路帶領同學們仔細的喝水、品嚐葡萄乾,再到活在當下的行走和用餐,為的只是讓老師們回到初心,從呼吸和五感開始,仔細的和世界互動,不要再為了工作囫圇吞棗的吃飯喝水,也不再是用養成的慣性回應問題。只有聽見自己的「心」在想些什麼,才能夠正視和面對問題的本源。

2月4日的活動,取得了與會者的諸多好評。我們非常開心看見老師們的回饋包括:全身有放鬆、調整自己的身體與覺察、知道如何好好照顧自己、放下自己、調整自己近況的身心狀態、讓自己在生活中更容易轉念等等。同時也有老師期待正念方法可以更深入的運用在教學現場,同時強化實務體驗。



113-2學期還有2次正念課程,教育學院USR計畫將努力和姜義勝老師一同做得更多一些。我們相信正念課程不只可以支持現場教師,也能夠讓代理老師們獲得更多心理支持,如能與教師增能和政策支持相互配合,或許能由此建構出未來穩固偏鄉教師的重要工具,與南投縣政府、教育學院USR計畫、瑩光教育協會針對偏鄉無證教師的支持系統,協同打造偏鄉的教師韌性機制。

期待5月15日的第二次課程,能夠讓更多老師獲得身心安頓的機會。

暨大教院USR計畫放送頭

暨南大學教育學院USR計畫長期關注偏鄉教育議題,於教育部第四期(114-116年)USR計畫獲肯定,補助執行「水沙連創新教育行動聯盟:從韌性到永續,既國際也在地」計畫,以永續和韌性為核心理念,與教育學院教政系、國比系、諮人系和院學士班合作,建構偏鄉教育韌性、科技學習韌性、國際文化韌性、心理健康韌性等四大構面,整合師資培育、學生學習和社區參與等三大目標,投入埔里鎮、魚池鄉、仁愛鄉、信義鄉的在地教育實踐工作,期盼創造水沙連區域創新教育行動的契機。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

聯絡表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