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(國比系)和教育學院USR計畫團隊迎來了一群特別來賓—來自泰國的SEEDS團隊!
SEEDS團隊(Socio-community
Empowerment through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),隸屬於泰國達府邊境兒童協助基金會(TBCAF,
Tak Border Child Assistance Foundation)。致力於改善泰緬邊境地區孩子們教育環境的在地團隊。
2024年,暨大國比系就與SEEDS團隊簽署合作協議,期望透過彼此專業,共同深入泰緬邊境地區,理解並回應當地孩童面對的教育困境。從實地觀察、對話、到課程設計,期望用教育為孩子們開拓更多可能性。
今年(2025年)寒假,由暨大國比系鄭以萱教授帶領五位學生前往泰國美索(泰緬邊境),2月4日到15日,為期12天的教育服務與文化交流,體驗滿滿、收穫滿滿。
以「綠色小學」聞名的南投縣埔里忠孝國小,有內政部認證的「綠校園標章」!一開場就被忠孝國小弦樂團的優美旋律吸引。但忠孝國小更厲害的還得說到食農教育的實踐,將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(SDGs)變成日常課程,透過自己種賣菜、環境教育來讓學生學習資源管理與責任。而且校內學生背景多元,學校也打造了一個包容性十足的學習環境,提供共融進用(inclusive accessibility)學習環境的示範,也讓SEEDS團隊記錄了許多寶貴經驗!
除了參觀校園與環境,最打動人心的是親眼看見孩子們專注學習的模樣。教室裡,一雙雙發亮的眼睛充滿好奇與渴望,讓我們深深感受到—教育的力量,正悄悄在牛眠山下的小學裡發酵,點亮孩子們的未來。
而愈是在這樣溫馨的時刻,我們心底愈是無法忘記世界另一頭有許多許多人正在傷痛中–3月28日緬甸發生大地震。我們於是在分享會上安排了一個安靜祈福空間,邀請與會者共同真摯寫下對緬甸和泰國傷者的祈願。
這次活動充滿文化的交流與更多想法的啟發,我們與SEEDS團隊一同見證教育的多種樣貌,也一同思考如何讓教育在不同文化、不同土地上生根發芽。
最後,特別感謝TBCAF/SEEDS團隊的來訪;感謝Chimmuwa奇姆娃手織品負責人溫巧如女士的翻譯協助,還有暨大教院、USR計畫及國比系師生的全力支持。
當然,最感謝的是我們之間的相遇與陪伴。教育的故事還在繼續。今年暑假,「國比人的泰緬邊境行動」也持續邁向下一個篇章。
To be continued…… 請期待今年暑假的泰緬邊境小隊吧!
想知道更多邊境小故事,歡迎追蹤「國比人的泰緬邊境行動」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