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學士班 陳啓東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、「水沙連創新教育行動聯盟:從韌性到永續,既國際也在地」USR計畫共同主持人
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學院學士班師生一行10人,2/9-2/13前往日本愛媛大學進行教育交流,與該校教育學部及社會共創學部的師生深入探討大學社會責任(USR)的實踐經驗,並交流如何結合USR與地方創生、少子女化議題及人才培育。此次交流不僅促進了兩校在USR領域的對話,也為未來深化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。
🤝愛媛大學USR發展:從教育學部到全校推動社會共創
愛媛大學最初由教育學部推動USR計畫,後來發現需要結合全校資源,於是成立了「社會共創學部」,透過跨領域合作,推動地方發展與人才培育。該學部的山中亮教授(教育學部出身,體育專長)分享了USR發展的挑戰與機會,並提及愛媛大學目前與臺北市立大學、臺中體育運動大學、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在台日學術交流方面的合作經驗。
在USR講座中,日方特別提及台積電在日本熊本設廠所帶來的經濟影響。雖然設廠促進了當地就業與繁榮,但也導致房價與物價上漲,引發地方社會的憂慮。同時,他們也擔心台積電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關鍵企業,未來若遭受國際市場或政治因素影響,可能會使地方經濟發展面臨不確定性。白松教授更分享了自己家鄉的經驗,提及當年Mazda在當地建廠帶來繁榮,但泡沫經濟後,工廠關閉,人員外移,導致地方經濟衰退,讓日本在推動科學園區的同時,更加重視透過地方創生培育在地人才,以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。
✴️愛媛大學的少子女化對策:地方創生與人才培育結合
面對日本嚴峻的少子女化與人口流失問題,愛媛大學積極推動「地方創生型人才培育」,希望透過教育與產業合作,讓青年學子願意留在當地發展。該校的策略包括:
- 大學與地方企業合作,提供在地就業機會 —— 透過「產學合作實習計畫」,讓學生畢業後能直接進入當地企業,減少人口外流。
- 推動「社區參與型學習」,提升學生對地方的認同感 —— 讓大學生參與地方政策制定、社區服務、農業創新等計畫,使其更願意在畢業後回流家鄉。
- 發展「地方創業支持計畫」 —— 透過創業輔導與資金支持,幫助年輕人留在愛媛創業,特別是在農業、觀光、健康照護等與當地特色產業相關的領域。
- 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「UJI移住政策」 —— 鼓勵年輕人(U-Turn:當地人返鄉、J-Turn:大城市學生選擇小城市發展、I-Turn:外地人才移居)回到愛媛生活與工作,減緩人口流失。
這些做法與台灣地方創生的理念高度契合,暨大師生也分享了台灣在偏鄉教育、青年創業支持等方面的經驗,為未來的合作鋪路。
🗾暨大USR實踐分享:促進台日社會創新合作
本次交流的另一重點,是暨大教院學士班學生之教育的社會實踐經驗分享。三組學生分別介紹了三項社會實踐計畫,包括:
- 后哩去耍(偏鄉國小暑期營隊)——透過教育志工服務,為偏鄉學童提供多元學習機會,縮小城鄉教育資源落差。
- 高齡瘋科技(高齡長者手機教學)——教導長者數位工具的使用,提升他們的數位素養,促進世代共融。
- 元來是桃源(桃米社區觀光旅遊資源VR統整)——透過VR技術整理與展示當地觀光資源,推動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。
愛媛大學師生對於暨大學生的實踐經驗表達高度興趣,並認為這些計畫與日本地方創生的方向高度契合。雙方初步討論了未來合作的可能性,例如:
- USR實踐經驗交流 —— 透過線上或實體研討會,分享台日USR成功案例與策略。
- 學生交流計畫 —— 規劃台灣與日本學生參與彼此的地方創生計畫,實地體驗不同文化下的社會創新實踐。
- 產學合作與創業支持 —— 探討如何協助學生在當地發展創業計畫,促進青年回流與地方經濟活絡。
此次訪問圓滿落幕,不僅加深了暨大與愛媛大學的學術交流,也為未來USR領域的合作開啟新契機。雙方將持續探索如何透過大學的社會責任,結合教育、地方創生與人才培育,共同應對少子女化與地方發展的挑戰,推動可持續發展,為台日學術與社會合作創造更大價值。